首頁首頁醫學疾病類科醫學疾病類科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保健專欄保健專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關於本站關於本站網站導覽網站導覽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生活習慣與壽命
網路分享  
Richard Smith 醫師,BMJ 期刊的前編輯,於 2014 年 12 月 31 日,在 BMJ 期刊的部落格發表一篇文章說,在四大類疾病死亡之中,相對於死於其他三類 (猝死、器官衰竭、老人癡呆症死),死於癌症算是最好的死亡,在愛和嗎啡的幫助下,可以反思你的一生、和親友道別;他又說,與其研發癌症的救治,不如把資源放在其他更急需解決的醫療領域。該文章引起媒體廣泛轉載,卻也引來不少的批評。他只好在 5 天後,在部落格再發表一篇文章,來解釋他的看法和用意。他說,它的目的在提醒大眾……。之後,有一篇持平的評論說:確實是沒有什麼比晚期癌症診斷,能更有效的迫使我們去面對死亡的現實,願意開始去對死亡做一些規劃;但是,我們並不需要先經過癌症診斷的恐慌;因為,無論死因是什麼,凡是一個已規劃的、並且被接受的死亡,就是一個善終。
2015/11/28 下午 03:06:06|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死亡是生命的終究,而不是失敗;醫療應幫助人們安排一個友善的死亡。根據 2003 年的一篇論文,年長醫生多數會選擇,在重病末期時拒絕急救和維生醫療!可是,大多數的病患卻受盡無效醫療之苦。病人對自己的死亡有知的權利,也應該有一個溫馨且有尊嚴的死。急救,對難以挽救的傷病患:大多是徒勞無功、卻造成痛苦和悲劇。不合理的急救和維生,是病人、家屬、醫生、和制度所共造的業。台灣的相關修法已經漸趨完備,有利於國民預立醫療指示、方便病患及家屬拒絕無效的急救和維生醫療。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推出 “醫病五溝通” 指南,教病患及家屬如何向無效醫療說 “停”。緩和照護不僅是適用於接近臨終的安寧病人;有研究證明,緩和照護也可以提早應用到已癌轉移而尚未到達臨終階段的病人,既可以延長病人生命又可以減少痛苦。
2015/11/22 上午 11:30:48|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從前有記載說,50% 至 60% 的尚具有意識的臨終病人,會經歷 “生命末的夢境和視見 (End-of-life dreams and visions, ELDVs)”。有一篇發表在 2014 年三月份醫學期刊的論文,是第一個描述關於 ELDVs 的嚴謹研究,它直接記錄安寧醫院病人的經驗。其結果發現:有 88.1% 的受訪病人,經歷了至少一個 ELDVs;其特點是對病人而言,非常真實、且富有情感意義。尤其是有關於已過世的親友的ELDVs,不但是在死亡前的最後幾個星期最常發生,而且也比其他類型 ELDVs 更能顯著地安慰病人。研究者認為,許多 ELDVs 能幫助病人對過去的缺憾感到釋懷、或去採取必要的彌補行動,以至於病人較能放心地接受死亡。
2015/10/29 下午 01:18:11|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人類的頭腦是一種容易恍神、作白日夢的腦,人們平均花費 47% 醒著的時間,想著和他們正在做的事無關的東西。這種想著非正在發生的事的能力,是人類認知能力上的一項成就。根據哈佛心理學院的研究顯示,無論白日夢的內容或想法是否愉快,恍神或白日夢本身就可能讓人不快樂。事實上,恍神及做白日夢比其他任何你正在做的事情,能對你的幸福感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2012/10/25 下午 01:30:59|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當一個人剛成年時,大致上還算快樂;之後幸福感就開始走下坡,在中年時來到了一個 U 型的谷底,所以有 “中年危機 Mid–life Crisis” 的說法。之後,在進入老年時,雖然身體活力、腦力、和外表都可能開始退化,人們卻反而變得快樂起來,甚至比年輕時更快樂許多!為什麼?

2012/9/13 上午 10:30:12|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表觀遺傳學 (Epigenetics) 是生物學的一個新興領域。專門研究在沒有改變細胞核 DNA 序列的情況下,細胞如何能經由其他方法,將某些基因的表現 (gene expression) 程度,達到可逆轉、可遺傳的改變,其改變的遺傳遠度,甚至於將超過第三代。這些基因功能的改變和遺傳,能增加生物體及其後代對所處環境的適應力,但也能造成健康上的影響。

2012/8/23 上午 10:00:26|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隨著工業化,加上工作和生活習慣的改變,許多人白天長時間坐辦公桌,下班後超過 90% 的休閒娛樂時間,又是坐著看電視、上網、或玩電子遊戲,造成許多人每天坐姿超過 12 小時。有一連串的臨床報告說,久坐少動會帶來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憂鬱症、癌症、和提早死亡。而且這些報告說,只要久坐少動就會多病、減壽,即使久坐者另外有做運動。以下簡介幾篇最近的、具有代表性的相關論文。

2012/8/16 上午 10:00:39|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一篇發表在 2009 年 4 月份 Ann Behav Med. 期刊的文章說,就個性而言,從小嚴謹、具有自覺性的小孩,成年之後最容易長壽。他們做事謹慎、堅持、有條理,因此不但容易在事業上有成就,也較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開疾病,而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2012/3/29 上午 11:10:59|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2010 年台灣人口零歲平均餘命為 79.18 歲,世界排名第 38,差強人意。但是台灣的健康分布並不公平,城鄉差距落差大,必須加強疾病預防和健康生活習慣的國民教育。本文提供 2010 年台灣人口各年齡層平均餘命的列表,讓讀者查閱,看看根據此平均餘命表,你或你的親友平均能再活幾歲?想要活得比平均餘命表上所說的年數更久嗎?世界人瑞人數正在急速上升,你想當人瑞嗎?

2012/3/22 上午 10:33:01|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由於環境衛生的改善、糧食的充裕、疾病的有效預防、和醫療的進步,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國民零歲平均餘命 ( 即當年出生嬰兒的平均預期壽命,俗稱平均壽命 ) ,近年來都有在增加。尤其是某些亞洲國家,其十年內平均壽命增加超過五歲,在世界的享壽排名也有了顯著的進步。在行政院相關單位的網站上,有世界各洲、各國零歲平均餘命的資料,在這裡我們將利用這些資料,來比對、討論西元 2000 年和西元 2010 年之間,世界各國的零歲平均餘命的數值和排名的變化。

2012/3/15 上午 10:55:32|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1-10 (共 60 筆)
 |<  < 1 - 2 - 3 - 4 - 5 - 6  >  >| 

最新文章

推薦專題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法要顧全主要營養分之均衡及是否富含微營養素。我們若能遵照一些證明過的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琉球飲食法),則不但營養會均衡充足,並能健康而愉快的過生活。

搜尋關鍵字

相關最新文章

歷史文章

Copyright 2009 © by ComeForHealth - CFH健康知識網 保留所有權利
CFH知識服務電話:(02)2763-6507 傳真:(02)2763-4929
This web site uses GIII Web Plus,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SP.NET developers.